發布時間:2025-10-09
2025年10月4日,在這個歡度雙節的日子里,寶安糧食儲備庫的入糧通道上,最后一輛運糧車順利完成卸糧作業,這標志著寶安糧食儲備庫(二期)第一階段的入糧任務圓滿完成。6座現代化筒倉迎來了首批“新住戶”,倉容完成率達到60%,朝著2025年底倉滿糧足的戰略目標邁出了關鍵一步。
多方聯動保糧源:下好糧源調度“先手棋”
面對艱巨的入糧任務,寶安糧食公司建立了“采購 + 物流 + 倉儲"三方聯動機制,確保每天40輛運糧車到庫。

寶安糧食公司提前規劃糧源采購工作,順利簽訂合作協議;多次與供應商就運輸保障事宜進行洽談,要求供應商優化運輸方案,對車、船進行動態調度,以保障物流暢通,提升運輸效率;儲備庫提前做好倉儲準備工作,對設施設備、信息化系統開展全面檢查與維護,確保倉儲設施正常運行。同時,依據糧食的品種、質量和儲存要求,合理規劃倉儲空間,確保糧食儲存安全。
精益求精鑄品質:構筑糧食安全“防火墻”

糧食質量始終是判斷其能否轉為儲備糧的關鍵指標。為保障來糧質量達標并順利入倉,寶安糧食公司實施“港口預檢+到庫快檢”雙保障措施。


一是質量管控前移。要求供應商對糧食質量進行嚴格的預檢,確保糧食到港后的質量符合國家標準,方可安排運輸到庫。
二是強化到庫檢測。運糧車抵達糧庫后,質檢組第一時間對糧食進行快速抽檢復核。若發現糧食存在質量問題,立即暫停該車糧食入庫流程,針對僅存在輕微雜質超標情況,采取篩選、清理等除雜處理后再安排入庫;如存在水分超標、霉變等嚴重問題,則堅決拒絕該車糧食入庫,并與供應商協商處理后續事宜,嚴格杜絕不符合質量標準的糧食進入倉庫。
逆風戰汛護糧安:筑牢防汛抗臺“生命線”

9月是南方地區臺風天氣的多發期,除超強臺風“樺加沙”外,全月先后受到3個臺風影響,這讓原本時間緊迫的入糧工作變得更加艱難。
為確保入糧工作不受惡劣天氣影響,寶安糧食公司全面啟動防汛抗臺應急預案。庫內成立了應急搶險小組,實行24小時輪流值班制度,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和庫內情況。對儲備庫的排水系統進行全面檢查與疏通,對門窗、雨棚等進行全面加固處理,對筒倉等關鍵設施開展防風檢查和維護,使糧食儲備庫在逆風戰汛中筑牢了防汛抗臺的“生命線”。


堅守崗位搶進度:跑出入糧攻堅“加速度”
受多次惡劣天氣、港口停工等客觀不利因素影響,寶安糧食公司的入糧工作面臨著極大的時間壓力。為了在入糧攻堅中實現“加速度”,確保首階段入糧任務按時完成,全體工作人員開啟了“早開工、晚下班、無午休”爭分奪秒的工作模式。

清晨7點,晨光熹微,一線工作人員的身影已出現在庫區,密切留意每一輛運糧車的狀況,協調解決可能出現的各類問題。
中午13點,驕陽似火,工作人員汗流浹背,卻仍在運糧車和糧倉之間來回奔忙,對入糧過程進行嚴格監管。
晚上10點,庫區依舊燈火輝煌,他們克服身體的疲憊,繼續認真負責地進行指揮調度、扦樣質檢、入庫監測等工作。終于,在寓意豐收圓滿的金秋十月,完成了糧食儲備庫(二期)首階段入糧任務。

攻堅克難
自6月中旬啟動入糧工作,至10月開展靜置觀測,正是有這樣一群堅守崗位、無私奉獻的寶糧一線職工,寶安糧食儲備庫(二期)才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圓滿完成首階段入糧任務。他們以實際行動詮釋了“攻堅克難保糧安”的深刻內涵,為鵬城的糧食安全筑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鋼鐵長城。